热门搜索:

行业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动态 > 文章详细

攻坚克难 创新发展 ——2018年赣州市物流行业十件大事盘点

编辑:赣南日报 | 发布时间:2019-01-17 | 访问人数:518

2018年对于物流行业来说,是降本增效、技术创新的重要一年。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中物联及省市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紧紧围绕六大攻坚战重大决策部署,坚持解放思想、内外兼修、北上南下,突出打好现代服务业攻坚战,努力创建国家现代物流创新发展试点城市,取得了丰硕成果。

近日,市交通运输局公布了全市物流行业十件大事,回顾一年来我市物流业发展历程,“物流盛宴”都有哪些丰富内容?为让读者一目了然,现梳理出2018年物流行业相关政策以及重大事件,以飨读者。


一、《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发布,赣州市被列为全国物流枢纽商贸服务型承载城市

2018年12月24日,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强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的决策部署,科学推进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制定了《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国家物流枢纽布局承载城市有: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其中,赣州确定为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依据区域经济总量、产业空间布局、基础设施联通度和人口分布等,统筹考虑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需要,结合“十纵十横”交通运输通道和国内物流大通道基本格局,选择127个具备一定基础条件的城市作为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规划建设212个国家物流枢纽,包括41个陆港型、30个港口型、23个空港型、47个生产服务型、55个商贸服务型和16个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


二、国家八部门公布试点名单,赣州市被列为全国首批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城市

2018年10月,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人民银行、市场监管总局、银保监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印发了《关于公布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城市和试点企业名单的通知》,赣州市、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深圳市等55个城市获批成为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城市。

现代供应链是产业和经济的新型组织形态,是一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获批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城市,在增强赣州市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无缝对接、提高资源要素科学配置水平、打造优势产业、促进企业降本增效、推动城市发展等方面均有重要意义。


三、国务院发布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赣州港“一带一路”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成效显著

赣州港“一带一路”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极大地推动了赣州市交通运输结构的调整升级。赣州港现代港口功能逐步完善,一港多区的国际物流体系基本建立,公铁海多式联运基本成型。龙南保税物流中心、赣州口岸作业区、定南口岸作业区已完成建设并投入运营,赣州航空口岸已完成申报,瑞金口岸作业区即将建成。2018年先后获批进口肉类指定口岸和汽车整车进口指定口岸,正在积极申报粮谷饲料、水果等指定口岸资质,实现了从进境木材单一品种向多品种发展转型。大力推进多式联运业务发展,2018年内外贸吞吐量已经超过35万标箱,开行中欧班列111列(含:进口32列,出口79列),开行中亚班列34列(出口34列),开行数量及密度居全省前列;公铁联运开通19条内贸物流通道,开行铁海联运班列656列(含:进港557列,出港99列),开行范围超过全球面积50%,是江西省吞吐量最大、全国铁海联运外贸集装箱吞吐量最大的内陆港,成为全国开行班列线路、辐射国家、进口班列比例、开行货物品种都有比较优势的“一带一路”重要节点。

多式联运是交通运输结构调整的重要突破口,也是现代化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推动物流降本增效的重要支撑。近年来,赣州市坚持以赣州港“一带一路”多式联运示范工程为核心,加快推进多式联运建设,示范工程取得显著成效,不仅为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注入强劲内生动力,也为新时期内陆欠发达地区发展开放型经济提供了新的样本和示范。


四、中国物流无人机开启运行元年,赣州获得第一块运营许可牌照

顺丰集团旗下的顺丰科技有限公司在南康区开展全国首个无人机物流配送试点,全国首例“物流无人机示范空域”获批,正式开展无人机运营。2018年1月,在南康区原有5个乡镇试点区域的基础上增加了4个乡镇试飞区域;3月27日获颁全国首个无人机航空运营许可证,成为全国第一家经民航监管部门完成安全合格审定同意开展无人机运营的企业;目前已建立日常固定飞行航线10条,日均起降100架次,物流服务20班左右,累计飞行超过7000架次,使用无人机为当地农户运送农特产品130单销往深圳,每单为农民增收近30元。国庆期间,试点成果在央视“致敬改革开放四十年”栏目黄金时段播出,无人机物流配送应用试点正朝着“科技改变物流,物流改变生活”的目标发展,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无人机物流产业发展经验。


五、现代物流再创佳绩,赣州物流行业一批单位和个人获全国表彰

2018年,赣州市物流协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物流行业一批先进单位和个人获全国表彰。7月27日,赣州传化南北公路港获得全国百家、江西唯一“全国优秀物流园区”称号。11月24日,在“全国物流行业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赣州市物流协会会长陈爱东荣获全国30名、全省唯一的“改革开放四十年物流行业协会工作代表性人物”荣誉称号。12月21日,在全国物流统计工作会议暨中国物流发展与形势分析大会上,赣州市物流协会获评先进单位,陈燕、刘晶飞2人获评先进工作者,赣州利友食品有限公司、江西坚强百货连锁有限公司、定南国盛铁路实业有限公司、江西裕民药业有限公司、江西青峰药业有限公司、江西维平创业家具实业有限公司、江西集友日用品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获评优秀企业。赣州市物流协会积极承担全市社会物流统计工作,全面开展物流经济运行分析、物流仓储调查分析、物流景气指数分析,并召开新闻发布会进行宣传发布,在探索中取得丰硕的成果,连续两年获得全国表彰并在全国会议上介绍经验。


六、项目攻坚成效明显,赣州现代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连续三年居全省第一

2018年,全市列入调度的重点物流项目共49个,物流攻坚项目23个,总投资292.2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84.71亿元;其中新建项目12个,续建项目11个。23个攻坚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完成投资97.588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15.2%,占全市现代服务业攻坚项目年度完成投资12.7%,现代物流固定资产总投资和年度完成投资连续三年居全省首位。赣州港铁路场站二期、赣州综合物流园(一期)公路港、定南铁路集装箱转运中心、安远中国赣南脐橙交易集散中心、中国(赣州)华东城果蔬及农资交易中心、南康爱康慧谷物流中心、南康智慧物流园区、龙南保税物流展示中心、兴国县丹枫龙庭物流中心等9个项目完工并投入使用,年度完工率达39.1%。


七、协同推进农村物流发展,赣州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启动

2018年,结合“四好农村路”建设,赣州在全省率先由交通运输局、农粮局、供销社、商务局、邮政局等五部门联合协同推进农村物流健康发展,通过编制一个物流发展规划、建立一套协同推进机制、整合一批物流服务站点、建设一个公共信息平台、组建一支绿色配送队伍、培养一批物流专业人才的“六个一工程”,全市共建设农村物流服务站2382个,形成“场站共享、服务同网、货源集中、信息互通”的农村物流发展格局,构建市、县、乡、村四级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安远县被列为全省农村物流示范县。寻乌县编制了专门规划,建设标准化乡镇物流服务站12个,覆盖率达93%,建设标准化村级物流服务点163个,覆盖率达98.8%,标准托盘900个,新能源配送车200辆,覆盖率均达100%,获得标准化物流服务站点建设奖补372万元,2018年全县农村物流服务站点1月至10月实现营业额210.65万元。


八、引导物流行业标准化规范化发展,赣州A级企业增速和总量连续四年居全省第一

2018年,赣州市新增国家标准A级物流企业10家,全市国家标准A级物流企业总数达68家,其中:4A级6家,3A级34家,2A级24家,A级4家;运输型23家,仓储型2家,综合型43家;星级冷链物流企业1家;A级物流企业增速和总量连续四年居全省首位。

国家标准A级物流企业评估主要是评估机构依据《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国家标准评估认定A级物流企业,以此引领物流行业沿着标准化、现代化、规模化方向发展,针对企业经营状况、资产情况、设备设施、管理及服务、人员素质、信息化水平等六个方面,十六至十八个指标及项目,按照规范、标准的流程进行的物流企业综合评估认证。A级物流企业有运输型、仓储型、综合服务型三种类型,划分为A、AA、AAA、AAAA、AAAAA五个等级。赣州目前A级物流企业最高等级是4A级。


九、物流业发展环境持续向好,各方资金涌入投资赣州物流业

2018年,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专题调研调度现代物流业,市政府办公厅就降本增效专题连续发文,《关于进一步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从完善货运车辆通行政策、加强物流领域收费清理、加大用地支持、强化金融扶持等12个方面降低实体经济物流成本,简政放权、清理行政性收费、清理公路运输“乱罚款”现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正在逐步落实;全市社会物流统计也显示出物流降本增效取得了积极进展和阶段性成果,物流业地位显著提升,发展环境持续向好。

2018年,全市先后签约23个重大物流项目,总投资达189.42亿元;集中签约项目5个,总投资达82亿元;全年接待客商100多人次,总投资43亿元的赣州大数据产业园落户蓉江新区,总投资20亿元的赣州马帮新能源汽车城乡配送落户章贡区,江苏万林集团总投资13.5亿元的赣州港金融监管仓落户南康区,总投资20.4亿元的长赢国际配送集散中心、赣州进出口木材中转交易中心项目和森堡进出口木材中转交易中心等项目落户赣州综合保税区,总投资10亿元的赣州智慧供应链产业园、会昌县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分别落地赣州经开区和会昌县。


十、城乡四级配送体系建设有序推动,一批县级现代特色物流园全面竣工启用

2018年,赣州市一批县级现代特色物流园全面竣工启用。龙南保税物流中心(B型)是江西省首家完成建设并投入运营的保税物流中心(B型),为赣州南部六县外向型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服务平台,项目总投资3亿元;2018年3月获得海关总署验收批复并下发了《注册登记证书》,增设了监管代码;6月正式封关运营,入驻中心开展业务企业23家,业务辐射赣州南部六县及深圳、东莞、清远、韶关等地,提高通关效率,降低通关成本。2018年11月,定南县铁路集装箱转运中心建成正式投入使用,项目位于定南县物流产业园区,总投资3亿元,拥有1000米铁路专用线,安装50吨级集装箱龙门吊及其配套设施,年吞吐能力100万标箱,可辐射150公里半径区域内的集装箱中转业务,预计每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亿元以上,年纳税2000万元以上,该项目由获得国家标准4A级物流企业定南县国盛铁路实业有限公司投资兴建,提供大宗货物和原材料供应物流综合服务。2018年12月,寻乌县广寻现代物流园全面启用。该项目由寻乌籍返乡创业者投资兴建,项目总投资6亿元人民币;园区功能布局了大数据平台、配送中心、仓储中心、金融结算中心、后勤服务中心等“一个平台、四个中心”,整个园区以大数据平台为“大脑”,智能指挥“四个中心”;园区集物流运输、城乡配送、智能分拣、快递分拨、冷链仓储、金融结算、信息共享和住宿餐饮等功能为一体,是江西省内领先的县级综合型现代化智慧物流园区。

(文章来源:赣南日报)